01
独立充电桩采用内置充电模块的形式,集成度高,因此在充电场站建设时有着初期投入较少的优势,此外相较于充电堆,还可有效减少充电设施的占地面积。但也正因为其集成度高的特点,独立桩的功率是固定的,导致当市面上大功率充电桩越来越多时,无法对老一批的独立桩进行功率扩展。此外,固定功率的独立桩针对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兼容性也较差。目前市面上充电站常见的多为1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,无法完全满足不同车型的充电场景。
02
充电堆整体技术发展后续需要突破的难点是空间位置,目前充电堆需要一大块场地来堆放设备集群,对场地有很大的要求。并且充电堆的集中控制部分成本很高,如果充电桩数量较少的话,分摊到每个充电桩上的控制成本远高于独立桩的成本。因此大功率充电堆适合应用于大型充电站。
03
上海钛昕群充直流控制器专为大功率和Chaoji设计,终端支持液冷超充,模块柜支持并柜功能,可同时为12 辆电动汽车提供快速充电服务。具备绝缘检测和CC1检测,充电过程的安全性更加有保证。该系列控制器模块状态可记录和查询,便于客户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。满足多种平台,如云快充、旺充平台等。控制器支持先到先得、功率优先等策略,同时兼容国内主流厂商的充电模块(英飞源、永联、通合、凌康, 优优,易能等)。
通过以上的介绍,您是否对充电桩和充电堆有了更深的了解?欢迎关注昕闻说,了解更多充换电相关知识及咨询。
关注钛昕,把握最新行业动态
阅览昕闻,聆听前沿科技资讯
让我们一同期待电动汽车行业的精彩未来!
扫描二维码
关注最新行业动态